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85章(1 / 2)





  第五十七章

  天边亮起了一道白边,远处似有雷电, 轰鸣闪过。

  李德站在窗边, 听着外面好像有谁叫了一声, 漫不经心地关上了窗,很快,荣生匆匆进门, 快步走了他的身边来,叫了他一声:“殿下,徐娘子回来了, 好像是脚踝崴了,已经安排了大夫过去给她看, 应该是没有大碍。”

  李德嗯了声, 一手撑着桌面,转过身来。

  他昨日将醉酒的徐良玉带回来, 早有人将这件事报了母后那里去, 当然了不用想也知道是谁,天后对他一味偏袒徐良玉颇有微词, 又提起了他的婚事,连着吐蕃战事吃紧, 出来之后便进了东宫,对外只说进了趟大明宫。

  一夜未眠, 回来便沉沉睡去,才起来。

  可他起来时,徐良玉还没有回来。

  她对他说的那些话, 听着是十分合情合理,他这样风度的人,任谁朝夕相处,也难把持,这可能就和他许久没有经受过女人,也禁不住她过来又搂又抱一个意思。

  但是一日未过,云裳坊送来了成衣,徐良玉和张良娣携手同游西明寺,前日她大闹水月楼本就声名大噪了,如此一来,长安城便要议论纷纷了,而似是不经意流露出来的云裳坊的那些衣裙和古怪的鞋,突然就被百姓关注起来了。雍王府八百年没有什么女人兴风作浪,一时间两个都钟情于它,尤其是在他婚事再三被提及的时候,想必不出三日,云裳坊打出成衣新款什么的,各路闺秀便能蜂拥而至。

  他想起徐良玉说过的话,她说即使是幌子,也得有幌子的样子。

  不得不说,她说喜欢他的话,这一切出现的时机刚刚好,他本就多疑,怎能相信。

  荣生跟着他慢慢踱着的脚步,小心翼翼地:“眼线一早也来的信儿了,说运粮车有十万石粮食不日便到长安城了,估计这会儿徐娘子已经知道了。”

  李德眼一低,略思索了下:“她倾尽了檀笙给她留下的所有绢帛,命人几处奔波,这几个月以来,先说有三十万余石,怎只有十万石进了长安?”

  荣生忙是回道:“听说是太原仓留了十万,江淮那还有五万,剩下些散粮,还没统计出个数来,约莫是实在收不上来了。”

  李德让他拿了地图来,二人就着桌面低头查看,修长的指尖在江淮各地点了点,荣生还看不出什么名堂,李德脸色已经沉了下来,他在边关处狠狠点了下,不由得惊叹徐良玉胆子是真的够大。

  荣生在旁欠身:“徐娘子这是在干什么?”

  李德冷哼一声,瞥了他一眼:“她在发国难财,既有实力收粮,为何不施舍百姓?”

  之前檀笙就一直私下里这么为他赚取的好名声,到了徐良玉这里,竟然用粮食三地倒,由于长安城与边关较近,她是在用银钱在边关收粮,然后再去江淮各地贩粮,存储的粮食因为三地路运来回节省了许多,自然会有差价,差价再变成粮食,再回长安,她既还了檀笙的空缺,又捞了一大笔!

  现在她周转的银钱可能还没有那么多,一旦形成规模了无法想象会有怎样的循环。从前不是没有人倒运过粮食,但是由于连年丰收,粮食六七文钱一斗,当地粮价更低,所以只有赔钱没有入账,不知她得有多大的心肺,倾家荡产地敢去一搏。

  李德冷笑数声,回身坐下:“她打的如意算盘,可是真精准。”

  荣生不明所以,在旁倒茶。

  说是喜欢他,可不是喜欢他吗?

  她倒是识时务,原本是想等她回来立即戳穿她,将她打回原形,如今得了粮食的消息,他立即改变了主意,盯着地图看了半晌,李德抬眸:“他以谁的名义收粮?”

  女人不可能标记名姓,许是徐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