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五章云山隐居(1 / 2)





  在都梁县这个地方有一座雄伟壮丽的高山,一座比都梁山要高很多的高山。

  此山终日云雾缭绕,如梦似幻,云雾深处巍峨高耸的山峰的身影时隐时现,当地人称之为云山。

  古代云山曾和衡山、岳麓山、九嶷山一起,并称为长沙郡四大名山。

  有一位伟人曾为云山题词“楚南胜景”。

  清代诗人刘文徽对此山曾作过这样的描述:“山以云名云即山,云生山头山埋云,山静云动云无定,云多山少山难分。”

  又有诗作云:“云雨起乎方寸,楼阁现于弹指。”

  当代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有诗云此山:“烟染泉边树,风送野花香。”

  清初新化人邓显鹤游云山后著文:“每晨起,坐院中,见脚底白烟一线,蓬蓬出石际,老僧日:‘云起矣’,已而蓊然满山沟。乃叹云山之名不虚也。”

  宋代诗人陈与义有诗云:“崒嵂奇峰万叠横,山花开后暖风轻。楚天曙色平分处,一带烟光画不成。”

  在云山之中,人在山中走,云在脚下飘。

  人人踏云而来,个个乘风而去。

  每当夕阳西下,霞光万丈,山中云蒸霞蔚。

  人在山顶,犹如天上神仙,猎猎白衣,飘飘欲飞。

  这座云山,属于湘西南的道教名山,为中国道教七十二福地之一。

  它位于现在的县级市湖南省武冈市(古代都梁县)城南约5公里处,东西绵延数十里,是面积非常大的一座高山。

  毗连着如今武冈、新宁、城步三县(这三县以前均属古代都梁县辖区)的疆界。

  两位方士卢生、侯生带着那些能工巧匠和童男童女们来到这里以后,看见此山钟灵毓秀,仙气四溢,景色奇丽宛如人间仙境、世外桃源,就选中这里,决定停留在此山中不走了。

  《湖南考古略》记载:“卢生、侯生,始皇遣入海求神仙茶,不获,遁居邵陵云山。”

  当然,笔者认为卢生、侯生之所以选择停留在云山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这里离秦朝的国都咸阳特别远,秦皇朝的反动统治在这里有点鞭长莫及,而当地人民群众对秦皇朝的反抗意识和斗争精神又特别强。

  都梁从来都是“鱼骇而离,兽犯而残”(柳宗元:《武冈铭》)的一个险象环生的地方。

  这里民风崇武强悍,老百姓对秦皇朝的统治又比较痛恨,我们通过都梁山反击战一役也能够清楚地看出这些情况。

  用当时统治者的话说,这里遍地都是刁民。

  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在这里特别有群众基础,人民群众的革命觉悟和革命意识比较高。

  云山山峰众多,山高林密,便于居住在山里的人隐蔽和逃避追击。

  用现代的军事术语来说这里的地形地貌特别适合打游击战争,跟两千多年后一位伟人选择井冈山作为革命根据地是同一个道理。

  此山在他们来之前根本就没有什么像样的上山道路,两位方士为了自己带来的这些人上下云山方便,便要随行的能工巧匠带着童男童女们依着云山本来的地形地貌傍壁依崖地用一些青石铺就了一条窄窄的山路。

  此路蜿蜒陡峭,九曲十回环。

  沿此道上云山,一下子就临深渊,一下子又入云海。

  让人感觉进入了梦境,飘飘欲仙,浑似走在九天之上,天上人间似的。

  此路现在已经成为云山十景中的一景,叫做“秦人古道”。

  现在看来这条山路对于今天来这里寻幽揽翠的游客们确实非常好,能把云山各处险峻秀丽的景色都饱览眼底。

  当初卢生、侯生这么修建山路的目的可不是为了方便游客们更好地观赏风景,而是为了增加秦朝军队进山搜捕他们的难度,增强自己的抵抗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