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二十二章咸阳坑儒(上)(1 / 2)





  高九爷又接着说道:“据我们咸阳分舵的人报告,卢生、侯生在带领你们从咸阳跑出来之前,唯恐其他从各地征召过来的儒生方士们看不清楚秦始皇伪善的真面目,怕这些儒生方士们不知道他凶狠残暴的本质,为他的一些小恩小惠所迷惑,替他为虎作伥,真心实意地干活,去正儿八经地寻找什么长生不老之药。所以,他们就郑重其事地嘱咐了比较要好的几个儒生方士几句。

  他们对这些儒生方士说:'秦始皇的为人,天性残暴不仁,横行霸道,自以为是。

  他出身诸侯世家,用武力吞并六国,统一了整个天下,一路走来,顺风顺水,万事如意,所以内心无比骄纵,有点自命不凡,为所欲为。

  他认为自己的才能和功德从古到今就没有哪一个人能比得上。

  他专门重用管理监狱的官吏,管理监狱的官员都受到他的亲近和宠幸。他希望借助这些凶狠残暴的爪牙恐吓住全天下的有志之士。

  虽然也假模假式地设置了个招贤馆,招募了70名博士。但招贤馆只是一个门面摆设,里面的博士也只不过是一些滥竽充数的人员,秦始皇根本就不听取他们的意见。

  丞相和文武百官都只能接受秦始皇的命令,完全按照他的旨意办事,根本就没有表达意见的机会。

  秦始皇喜欢用重刑、杀戮来彰显自己的威权,恐吓那些不听话的官吏,官员们害怕因言获罪,都想保住自己的官职和性命,所以没有哪一个人敢精忠报国,直言皇帝的过失。

  皇上在别人那里听不到自己的过失,天天听到的是一些歌功颂德,阿谀奉承的肉麻话,自然觉得永远正确,英明无比,因而一天比一天骄横跋扈。

  臣子们一天到晚担惊受怕,一门心思专事欺骗,阿谀奉承,屈意讨好秦始皇。

  本来秦法规定,一个方士不能有两种方术,如果他的方术不灵验,方士就要被处死。

  然而占卜星象云图以揣测天下吉凶的人多达三百人,都害怕获罪,每人都学会阿谀奉承,只说秦始皇喜欢听的话,不敢说出天下事情的真实相。

  因为如果说错话惹秦始皇不高兴,后果将非常严重,自己脑袋搬家还是小事,全家都得受牵连。所以没有人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去指出秦始皇的过错。

  天下的事情无论大小都得由他亲自决定。

  秦始皇甚至用称来称各地上奏公文的竹简的重量,规定每天自己都要批阅一定重量的奏章,如果不完成,他就会不休不眠地一直工作。

  他贪恋权势达到如此丧心病狂的程度,咱们这些善良正直的人不能去助纣为虐,糊里糊涂地替他这样凶残成性的人去寻找什么仙丹灵药。

  卢生、侯生他们俩讲的这些话在咸阳的孺生方士们中间四处流传,大家都深以为然,默契地听从了他们的建议。

  过不多久,他们的话就一传十、十传百、百传千,在儒生方士们中间传开了。

  也不知怎么搞地,传来传去这些话就传到秦始皇的耳朵里去了。

  秦始皇听了以后勃然大怒。

  他气急败坏地说:“我先前从民间查收天下所有不适合在老百姓中间流传的书籍把它们烧掉。

  又征召了大批学富五车,知识渊博的饱学之士和拥有各种各样特殊技艺的方士,就是想用他们开创一个太平盛世,想要用这些方士去炼造仙丹寻找灵药。

  今天我听人汇报,听说韩众这个人已经逃之夭夭了,再也找不着了。

  徐市(徐福)等人花费的钱财数以百万计,也没有找到什么仙丹灵药。

  只是他们这些人非法牟利,相互告发的消息时不时地传到我耳朵里来,让我生气。

  对卢生、侯生,我一直相敬如宾,对他们的赏赐也毫不吝啬、特别丰厚,想不到他们竟然恩将仇报,口出恶言来恣意诽谤诬陷我,企图在人们心目中捏造我暴虐无德的恐怖形象。

  那些在咸阳城里散布谣言的儒生方士们,我派人去查问过,有人竟然在咸阳城里妖言惑众,扰乱民心。”

  秦始皇至此已经被气得火冒三丈,暴跳如雷,后果也就不堪设想,非常严重。